游客发表
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说。
通过以上几点,较好地解决了动力煤期货合约与制度规则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动力煤期货上市后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这样把升贴水交由市场决定,而且可以不断调整,实现了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3、交割方式创新:船板交割+厂库交割尽管普麦、油菜籽已经采用了车(船)板交割,但实质上基本是车板交割,动力煤是第一个以船板交割为主的品种。2、交割地布局创新常规期货品种中,大多是在生产地或者消费地设置交割地点,动力煤以港口中转地为主交割地,将现货的运输难点交给卖方,大大提高了交割效率,使得产地与销地有机结合。3. 依托期货公司开展培训。1. 郑商所单独组织培训动力煤期货首批上市交易合约有10个,首日交易全部上涨收红。
动力煤期货交易将通过大量市场参与者公开集中竞价,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等因素,形成公正、透明、权威的动力煤中远期价格体系,能够为煤炭、电力等相关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短期协议提供有效价格参考,减少定价分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其中主力合约TC1401合约开盘报525.4元,较基准价高开5.4元,之后一路震荡上行走高,截至收盘,主力合约TC1401报收534.4元,涨幅2.77%。在吴再看来,关系到煤炭价格的下游企业境况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
义乌煤商吴再前不久到内蒙古一些煤矿考察,也发现不少煤矿提高了出厂价格。吴再也在内蒙古遇到久违的排队拉煤景象,最近煤炭海运价格也出现了小幅回升,说明煤炭的冬储已经开始。今年的冬储煤库存仅为1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六成。随着天气转凉,传统的用煤旺季也即将到来,动力煤价格会不会就此迎来转机?北方港口再现船等煤自今年六月份以来,中煤、神华等大型煤炭企业一直在打价格战,也使得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加速下滑。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在全社会用电结构中,比重比较大的还是工业用电,工业向好是用电量大幅增长主因。跌了一年多的煤价终于在近日迎来转机。
经济走势成重要因素不过市场对于煤价反弹的幅度和延续时间颇为谨慎。这也让不少煤商动起了改行的念头。另有消息称,中煤集团等几家在北方港下水的煤炭企业也在同步提价。今年以来,对市场一向敏锐的温州商人在内蒙古、山西等地低价抛售煤矿。
今年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以上,这是用电量增速年内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也创下了25个月新高。目前国内煤矿在建和建成煤矿产能过剩约5亿吨,2013年1至8月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为2.13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再增长15.5%。他认为,6月份以来大型煤企的价格战迫使许多中小煤企关闭停产,影响了供应量。另一个积极信号来源于上月末上线的动力煤期货。
温州煤商李老板也透露,今年不打算囤太多煤,大概只有去年同期的五成。一位煤商了解到,最近两周,动力煤市场5000大卡和7000大卡的煤种已经出现了缺货的现象。
不过,9月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0.2,大幅低于预期的51.2,预示经济回升仍然欠缺力度。用电量直接反映电煤的消耗量。
神华集团被称为市场风向标,大型煤企上调价格也给市场送来了久违的暖意新一期(9月25日至10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监测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30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仅下降1元/吨。6月份,由于煤炭库存三高(煤炭企业库存高、重点发电企业存煤多、主要港口煤炭库存高)的局面无法缓解,中煤能源、神华等企业开始大幅下调煤炭价格,首轮价格下调幅度就达到30元/吨左右,整个七八月份,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炭价格几乎处于拼跌状态,引发了其他企业跟风下调价格,导致煤炭企业盈利状况继续恶化。首先,无论从历史行情还是当前趋势看,具有市场风向标意义的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价格指数跌幅虽然有所收窄,但跌势未改,煤炭价格并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煤炭企业不能光是在价格上做文章,还必须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积极主动地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不过,上述煤炭价格的变动,并不意味着煤炭业已熬过了黄金十年后的首个寒冬,更不意味煤炭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从对外发布的中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看,7月份,煤炭市场需求偏移指数为-8,与6月份的-17相比上升了9个点,表明市场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水电发电量的减少,加上冬储煤已经开始全面启动,煤炭市场需求开始回暖,也带动了煤炭价格的回升。
同时,还要苦练内功、抓好管理、控制成本,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国内焦煤市场近期出现了普涨行情,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黑龙江、江苏等主要焦煤产地重点企业价格均有30元/吨左右的涨幅。
从表面看,煤炭价格确实显现了回升迹象。其次,此次煤炭企业上调价格,更多是源于外部因素的改变。
多个港口动力煤价格稳中略降。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一期(9月27日)的监测结果看,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为157.8,比此前一周下跌0.2个基点。进入9月份以后,进口煤开始减少。煤炭企业一改今年6月底以来拼跌煤炭价格的做法,转而同步提价,似乎让人看到了煤炭产业回暖的迹象,不少企业甚至打起了开足马力扩产的算盘。
近期,神华等煤炭企业虽然不约而同地上调了动力煤价格,但上调后的价格水平仍未回到煤炭企业价格集体跳水前的水平。一方面,由于6月底以来,国内煤炭企业主动降价,进口煤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进口煤对国内煤炭企业的冲击力逐渐减少。
9月底,神华集团上调部分煤炭品种价格,沿海地区5000大卡以下动力煤每吨上调3元至5元,华北地区上调5元至10元。这给国内煤炭价格的上调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神华集团的领涨下,中煤集团等几家在北方港下水的煤炭企业也提高了煤炭价格。此次煤炭企业回调价格的幅度有限,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少亏损,恐怕还谈不上帮助企业实现盈利。
由此可见,煤炭价格小幅回升,虽然能帮助部分陷入亏损的煤炭企业略松了一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煤炭产业已经熬过十年黄金期结束后的首个寒冬,煤炭产业面临的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去产能、去库存仍然是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紧要任务。京唐港5800大卡和4500大卡/千克动力煤价格分别下跌15元和5元/吨。例如,秦皇岛港5000大卡/千克动力煤以及天津港除5800大卡/千克以外的各品质动力煤市场价格较上期均下跌5元/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监测结果显示,进入9月份以来,尽管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继续维持下滑态势,但呈现跌幅逐渐收窄走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煤炭产业要彻底走出低迷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位煤商了解到,最近两周,动力煤市场5000大卡和7000大卡的煤种已经出现了缺货的现象。
经济走势成重要因素不过市场对于煤价反弹的幅度和延续时间颇为谨慎。跌了一年多的煤价终于在近日迎来转机。
这也让不少煤商动起了改行的念头。尽管煤价开始企稳,从中长期来看,煤价很难从此一改颓势。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